試論南洋華僑與革命的關係

試論南洋華僑與革命的關係

辛亥革命革命的成功,令中國從封建時代解放出來,轉向新時代的來臨。而當中其中一位的重要人物——孫中山先生,一生奔走革命,為革命做到鞠躬盡瘁。而孫中山先生一生曾策動多次起義,南洋華僑在當中擔任重要角色。孫中山先生曾說:「華僑是革命之母」。若沒有南洋華僑的援助,孫中山先生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繼續策劃革命。

革命初期,革命力量大分微弱,多番起義遭遇挫折。此外,清政府的通緝,令許多革命同志流亡海外。而由於南洋地區與中國較為鄰近,華僑眾多,因此成為孫中山先生革命期間的重要據點。在檳城和新加坡上,依然能夠看到南洋華僑為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的行跡。從街道兩旁的會館中,能夠想像出當時孫中山先生與他的親信在會館中秘密策動起義的情景,在不同的會社中,南洋華僑為革命同志的掩護,為革命籌款的情況。但是,究竟在什麼情況下,令南洋華僑不顧自身的安全、錢財,為革命獻身?

《詩經》曰:「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千古垂訓教導國人的愛國之情。對國家深厚的感情,縱使在海外生活的華人都不會忘掉。海外華僑在經歷過漫長的浪跡生活、艱苦的人生後,磨出他們對祖國熱愛之心。因而華僑會身體力行地為革命作出巨大貢獻。在革命期間,孫中山先生發動十次革命,百分之八十的經費是由華僑資助,在「三三九黃花崗之役」中犧牲的烈士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華僑。由此可見,華僑對祖國的關注,令不少華僑為革命赴湯蹈火。因此,辛亥革命的成功與華僑愛國之心有著緊密的聯繫。

革命初期,縱使在海外,對於革命的看法貞是不看好。有不少華僑認為革命是大逆不道的,但是透過孫中山先生對華僑的宣傳,對他們產生思想啟蒙作用,從而支持革命,孫中山指出:「欲喚起國民及不為康、梁所惑,首須創立宣傳機關。」因此,革命黨在各地設立書報社,出版報刊以宣傳革命,力爭取華僑對革命的支持。例如新加坡「公益書報社」、馬來西亞「益智書報社」等。除了革命黨的宣傳外,僑領也認為「提倡革命,非借報館為喉舌不可。」從而創立更多報社,比如華僑出資創辦的《圖南日報》(新加坡)、《光華日報》(檳榔嶼)、《中興日報》(新加坡)等。這些的革命媒體,加深了對華僑的影響,從而喚醒華僑回到祖國之情,促使他們更為支持革命活動。

在鴉片戰爭後,中國地位急降,中華民族被視為「東亞病夫」。海外華僑因身處異域,孤立無援而備受歧視,遭遇不公平對待。如在古巴,華工一上岸,便被剝光衣服,拉到奴隸市場上出售,任由買主們檢查、挑選。進入種植園後被帶上腳鐐,每天勞動16小時以上,晚上睡覺還得把手腳綑上,以防逃跑。由於華人得不到應有的社會地位,因而把他們的權益與中國在世界的地位緊扣一起,因此他們希望透過革命,令中國再次崛起,地位上升,令他們能夠得到他們應有的權益,從而華僑願意投放大量資金,甚至自身的性命去支持革命。

總括而言,「華僑為革命之母」這世說話是十分正確,若沒有華僑對革命的支持,中國可能無法改革,依然處於封建的狀況,或且面臨新時代的時間可能要再過幾十年之後。

作者:尹希文(何東中學中五級學生)

(原刊於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課同學會的《孫中山先生革命遺跡 檳城及新加坡兩地 歷史文化考察二零一六 見聞錄》,知史獲授權轉載。)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