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的簡史

深水埗的簡史

深水埗,又名深水埔。「埗」,按《康熙字典》的解說,是指「埠頭」,即我們常說的「碼頭」。事實上,位於今日北河街與通州街交界,正好有一個深水碼頭,故有人說「深水埗」一名的來源。另外,又有一說法,指「埔」是閩粵方言,泛指平坦的地方,「深水埔」也就是指碼頭附近的平地。無論如何,從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撰寫的歷史書《新安縣志》中,我們已經可以找到「深水莆村」的記載,可以肯定的是深水埗的歷史是非常悠久。

不過,要再往上追上去,我們可以發現原來遠在東漢時代,即公元25 至220 年,深水埗已有人定居。而這說法在1955年出土的東漢古墓「李鄭屋古墓」的考證已可見一斑。

清代深水莆汛

清代康熙復界後,大批無地可耕的客家人響應當時清廷號召,從粵北一帶移居香港。其中,深水埗也出現了大量客家移民。他們得到清廷提供的種子、農具,在深水埗展開新生活。據《深水埗風物志》考證,當時在區內生活的氏族有鄧、周、曾、李、鄭、蘇、黃、葉、謝、吳及徐等。

1942年南京條約後,英國割據了香港島。九龍半島隨即成為中國南部水域的重要前哨防線。而地處九龍西北的深水埗的防務地位也因而提高了。清廷於此設置「深水莆汛」,派了三十五名房兵駐守,由大鵬協水師右營管轄。據清兵制,綠營軍內部有標、協、營、汛四級軍事編制。「汛」的人數並不固定,主要工作是「防禦道路邊境」。

到了1887 年,清廷在馬灣(屬於荃灣區)設立「九龍關」,隸屬「粵海關」之下,負責監察來往船隻的海上活動(包括了走私活動)。其後在「九龍關」之下附設多個關廠,其中包括了茘枝角和深水莆兩個分廠。後來,「深水莆分關」主力負責鴉片驗證,辦理小額物品徵稅及作為海關船隻停泊之所。到了1899 年英軍,接管界限街以北的租借地後,「深水莆分關」關閉。

英殖前期的深水埗

在成為殖民地之前,深水埗和長沙灣、九龍塘等幾個村落,都是客籍村落,人口不多,只有約二千多人。村民日常主要靠務農、飼養禽畜、捕魚、航運貨物及打工維生,生活並不富裕。而「深水埗」是附近最大的村落,順便成章形成了當時區內的市集。

被英殖民統治後,深水埗被港英政府被劃入新九龍,並稱為第四約。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英國政府迅即派遣輔政司駱克(Stewart Lockhart)到新界進行詳細調查,寫成《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報告書》。報告書提及當時的深水埗仍是郊野地區,甚至聽聞有人於此地山洞發現過兩隻老虎。而報告書附圖表記載了深水埗當時有十五間私塾,平均每間學校約有二十人,本地人的學校有七間,客家人的有八間。

觀乎今天商貿繁盛的深水埗,相信大家很難想像百多年的深水埗原來是這個面貎。今期暫時寫到這裡,下次筆者再跟大家說說深水埗簡史。

1920

1920年的深水埗警署(引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1946

1946年前後的深水埗(引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1964

1964年深水埗空中景觀,前方是李鄭屋邨,後方遠景是長沙灣。(引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