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的簡史——移山填海的時期

深水埗的簡史——移山填海的時期

上次跟大家講述了深水埗在香港開埠初期的歷史,今期接續前文,繼續跟大家說說深水埗簡史。

 「填海造地」的時期

1910、20年代是深水埗移山填海的時期。在政府介入之前,深水埗的填海工程都是私人發展商小規模地進行。1912年後,政府開展了區內大規模的填海工程。按《深水埗風物志》所述,當時的填海工程涉及了以下的街道:

完成年份(大約)

涉及之街道(今日名稱)

1914年

桂林街至東京街

1929年

東京街至茘枝角

大規模的移山填海工程為深水埗區創建了大量土地,為日後區內的工業發展打下了殷實的基礎。其中最為顯著的,莫過於大批海外四邑華僑在區內設立紡織、製衣、搪瓷等工廠,而長沙灣也漸漸發展成九龍重要的工業區。四邑,是指開平、台山、新會、恩平,這批旅居海外的華僑,引進了海外先進的技術,大大促進香港的工業化進展。

深水埗軍營

「移山填海」工程除提供了土地予工業使用外,部分「新造土地」也給政府徵收作興建「深水埗軍營」之用。

深水埗軍營建於1927年,位於東京街一帶,分「南京」和「漢口」兩個軍營(稍後增建銀禧軍營)。在香港淪陷時期,深水埗軍營曾被日軍用作囚禁戰俘的集中營。戰後,英軍重新駐紮。

1977年,「南京軍營」關閉,原址興建麗閣邨和深水埗公園。1979年,隨着香港宣布作為「第一收容港」,深水埗軍營部分營地用作接收越南難民之用。

1988年6月16日,香港政府實施「甄別政策」,把非法入境之越南人分別為「難民」和「船民」,後者被視為「非法入境」,會被遣返越南。1989年,深水埗越南難民營隨之關閉,其後原址建成麗安邨和西九龍中心。

戰後時期

說回戰後的深水埗。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香港人口急增。1949年國共易幟,更有大批內地移民湧入香港,而深水埗成為他們其中一個主要落腳地。

伴隨人口急增而來的,就是住屋問題。由於這批湧入香港的「新移民」,一般經濟條件較差,所以只好在山邊、偏僻處搭建木屋。這些木屋結構簡陋,為了節省成本,往往都是一間挨着一間,所以只要其中一間「失火」,就會造成「火燒連環船」的局面。1953年底「石硤尾大火」就是這樣的一場意外。(詳見筆者早前的文章〈香港唯一私營廉租屋邨──大坑西邨〉,載於2020年6月24日《龍週‧九龍故事》)

除了住居問題外,由於人口急增也為深水埗區帶來嚴重的小販問題。區內居民大多為貧苦大眾,為了謀生,他們不少選擇成為無牌小販。據《深水埗風物志》所述,當時無牌小販多聚集於北河街、大南街、桂林街、汝州街、基隆街、鴨寮街一帶,造成嚴重的衛生問題。待至1980年代,政府興建了多層式市政街市綜合大樓,無牌小販的問題方得以解決。

1920

1920年的深水埗警署(引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1928

1928年深水埗軍營(引自香港記憶)

1960a

1960年代從長沙灣山上眺望維多利亞港。長沙灣在圖片前方,背景是香港島。(引自香港記憶)

1960b

1960年代從深水埗基隆街望向北河街(引自香港記憶)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