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政府公共屋邨──石硤尾邨

香港第一政府公共屋邨──石硤尾邨

石硤尾大火之後(詳見筆者早前的文章〈香港唯一私營廉租屋邨──大坑西邨〉,載於2020年6月24日《龍週‧九龍故事》),香港政府撥款在深水埗區石硤尾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以安置災民,時維1954年4月。6月,首8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建成。同年,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負責興建廉租屋,香港公共屋邨歷史正式開展。

第一型徙置大廈

石硤尾邨屬於「第一型徙置大廈」,它的外觀呈「H」型,樓高為五至七層,每個單位面積約一百二十平方呎。H型大廈的兩翼是住宅,沒有獨立的廁所、浴室和廚所,兩端角落是樓梯;連接兩翼是公共浴室和廁所。由於當時整個石硤尾邨只有一所石硤尾官立小學,學位不足,所以大廈的天台都有教會開辦的「天台小學」,學費是每月三元,算是頗為便宜。

據當時的居民羅志強的憶述,每個單位的面積是一百二十平方呎,居住人數須不少於五人。假如一家不足五人,就要與另一家人同住,極不方便。除了沒有獨立的廚、廁外,也沒有自來水。他們一家需要到街喉輪取。至於租金,其實十分便宜,每月月租為十元(當時木屋也要四、五十元月租)。至於煮食方面,羅先生說大家都會利用自己門口的公共走廊擺設煮食爐具,聽起來十分危險,隨時會釀成火警。(詳見《公屋與我:香港公屋四十五年》頁98、99。)

改建與重建

石硤尾邨是香港第一條政府公共屋邨,也擁有首批共29座的6至7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上世紀七十年代,時任港督麥理浩爵士宣佈「十年建屋計劃」,政府決意全力建設公共房屋。1973年,政府重組原有的公營房屋組織,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

石硤尾下邨(即徙置屋邨)開始重建(石硤尾上邨為廉租屋邨)。11幢徙置大廈拆卸重建,並改建另外18幢徙置大廈。拆卸、重建和改建後,大廈重新編配座號,並於1977至1983年之間陸續入伙。1984年,上、下邨,再度合併為石硤尾邨。

一級歷史建築:美荷樓

隨着千禧年代重建計劃的開展,石硤尾邨各座大廈陸續拆卸、重建。而其中1954年落成的第41座美荷樓,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獲得保留,是香港僅存的第一型徙置大廈。

2008年,美荷樓作為首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的建築物之一,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改裝成為設有129間房的青年旅舍,並負責營運。復修成本約為2億2千萬港元,並於2013年正式開幕。「美荷樓活化計劃」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美荷樓生活館」。它是一間公共房屋博物館,展示了當年社區歷史、公屋設置,乃至市民生活的轉變。

美荷樓的活化,正好為「第一型徙置大廈」劃上完美的句號,也為這一條「香港第一政府公共屋邨」樹立起「歷史的碑銘」!

shi1

今日的石硤尾邨

shi2

活化後的美荷樓

shi3.png

1967年石硤尾上邨(引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shi4

1975年石硤尾邨(引自香港公共圖書館)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