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服章之美、再現大明風華——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藏明代朝服

品味服章之美、再現大明風華——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藏明代朝服

孔府舊藏明代服飾目前主要保存在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其中藏於山東博物館的明代服飾是20世紀50年代從曲阜孔府調撥而來,孔子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服飾早先是由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保存。

朝服作為等級地位較高的一類冠服,一般應用於比較隆重的禮儀場合。《明會典》載,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及、開讀、詔敕、進表、傳制時,文武官員穿朝服。明代朝服繼承了唐宋以來的形制,包括梁冠、赤羅衣、赤羅裳、白紗中單、蔽膝、大帶、革帶、玉組佩、大綬、小綬、白襪、黑履、笏等。目前唯一一套比較完整的明代朝服實物保存於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則收藏了一件朝服上衣和一件白紗中單。

朝服上衣

衣長116、腰寬62、兩袖通長249、袖寬73釐米。直領,大襟右衽,大袖且袖口為敞口。衣身用赤色紗,質地輕薄,領口、大襟、袖口、下擺處均鑲青紗質地的衣緣。此件朝服上衣有對內擺,釘縫於後襟裡側,結構類似道袍。山東博物館藏。

chaofu1

朝服下裳

身長91.4、腰圍132釐米。此件下裳採用馬面裙式結構。裳分為兩大片,每片由三幅面料拼縫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褶大而疏,兩片中間重合部位不納褶,俗稱「馬面」。裳身用赤色紗,側邊及底邊緣以青紗,腰部則鑲桔色紗緣。山東博物館藏。

chaofu1

按照制度規定,明代朝服上衣和下裳質地應為羅,但在實際執行中出現了偏離制度的情況。

白紗中單

衣長121、腰寬65、兩袖通長258、袖寬66釐米。直領,大襟右衽,大袖且袖口為敞口,領口、大襟、袖口、下擺處鑲青紗質地的衣緣。中單襯於朝服上衣之內,其結構與朝服上衣一樣。山東博物館藏。

chaofu1

著朝服需佩戴梁冠。梁冠,古稱「進賢冠」,始於漢代,曆魏晉南北朝、隋唐,迄宋明,沿用1800餘年。漢代進賢冠前高後低,頂呈斜狀,底有冠纓系於頷下。初期有冠(上有梁)無幘,後與幘同戴。幘前為顏題,後立長耳,又施巾於幘之上,狀如屋頂,稱「介幘」。晉時加橫簪。冠(梁)、幘、簪、纓的基本結構被一直延續到明代。山東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梁冠是極為難得的進賢冠實物遺存。

梁冠

高27、筒徑18.5釐米。山東博物館藏。由冠額、冠耳、冠頂組成,冠額及冠耳四周為貼金框架,中間嵌銅絲網,並綴有金質紋飾。冠額位於冠體前部,延伸至腦後,正中海棠花形金池內飾寶相花,兩側為金鳳。冠耳位於冠體後部,其上部兩側凸起若蝶翅狀。冠耳左右兩側各有一八瓣花形簪紐,用以貫簪。冠耳下部左右邊框外壁綴有條形穿扣,冠額兩端由此穿過與冠耳接合固定。冠頂為一球面拱形突起,跨在冠耳前壁與冠額之間,黑色漆紗質地。冠頂上現留存五道皮質梁。梁冠上的梁數主要用於區別官員等級:公爵冠八梁,侯、伯冠七梁,一品冠七梁,二品冠六梁,三品冠五梁,四品冠四梁,五品冠三梁,六、七品冠二梁,八、九品冠一梁。

明代建國之初,參照宋元制度制定百官公服,規定在京文武官員每日早朝奏事及侍班、謝恩、見辭時穿公服,在外文武官員每日穿公服處理日常事務。公服原本是用作常朝之服,後來在京文武官員在常朝時穿常服,只在朔望日具公服朝參,而外任官則在初蒞任望闕謝恩時穿公服。公服是明代官員服飾中使用場合較少的一類冠服,主要包括襆頭、圓領右衽袍、笏、單撻尾革帶等。

chaofu1

大紅素紗袍

衣長135、腰寬65、兩袖通長249、袖寬72釐米。圓領,大襟右衽,大袖,左右兩側出擺。領緣右肩處有紐襻一對,旁邊還加綴系帶一對,系帶疑似後補。公服採用的是大而直的方正袖型,形制上要比常服中的圓領袍更加隆重,明代張自烈《正字通》載:「明制,官員……謝恩及朔望服公服,方袖。」山東博物館藏。

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舊藏明代服飾中凝聚着幾千年延綿不斷的中華文明,體現著衣冠載道、尊孔崇儒、彰顯禮樂的文化內涵,彌足珍貴。(摘編)

chaofu1

文章來源:《收藏家》202101期《品味服章之美、再現大明風華——孔府舊藏明代服飾》作者:呂建 張露勝 圖片攝影:周坤 責任編輯:秦佳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