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中國歷史是一段不停批判舊有成見與標籤的過程

研讀中國歷史是一段不停批判舊有成見與標籤的過程

楊局長、程教授、何會長、丁博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喇沙書院的吳倬毅,今天十分榮幸能夠得到香港大學中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評審的認可,獲得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同時亦感謝同學會一直以來致力舉辦各項推廣中國歷史的活動,給予我寶貴的機會探索興趣、增廣見聞。我也希望藉此機會感激中學的中史老師,在我研習歷史的道路上提供了不少珍貴的指引以及鼓勵。最後,我非常感恩能夠在這一段路程上能夠得到家人的支持,讓我有勇氣選擇以及堅持研讀這一門學問。

  在進入大學的三個月裡,經常聽到一句話—「我們這一科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分析合理即可」,旨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社會上亦一直有聲音希望香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突破固有框框,用批判的眼光思考問題。研習中國歷史或許正正能夠培育這種人才。

  研讀中國歷史是一段不停批判舊有成見與標籤的過程。不少兒童歷史讀物、社會主流意見,甚至是歷史教科書以及史學經典,不時會為歷史人物與事件冠上黑白善惡的帽子。但看得越多、想得越深,往往會開始質疑這一類固有評論。史家一貫讚頌唐太宗平定西域、威震四海,可是為甚麼他又不是窮兵黷武、欺凌弱國?課本一直描述宋代積貧積弱、朝不保夕,然而宋朝怎麼能夠延祚逾三百年,《清明上河圖》上的汴京又能如此繁盛?主流評論一般指袁世凱是「竊國奸賊」,但是稱帝一事是否完全是他的罪過?他對民國的建立與穩定而言,是福是禍?

  前人的著作固然具有重大參考價值,畢竟史學家在歷史長河的洗刷下仍然能夠屹立不倒,其見解必定有發人深省之處。然而,隨著文物的出土、研究的推出、思想的變遷,研讀歷史的時候,往往需要考慮前人的意見是否能夠充分反映歷史的全貌,在當今社會之中又是否仍然完全適切,而不是一昧全盤接受。這一種在原有知識基礎上,作出分析評鑑的訓練,讓我們日後即使沒有繼續在史學界立足,依然可以加以運用,同時更是符合社會對於教育的期許。

  非常慶幸的,香港政府去年公布將中國歷史科列為初中必修科,為培養獨立批判的學生踏出重要一步。而在即將於初中實行的新課程大綱對香港歷史的重視程度,亦喚起不少人士對本地歷史的關注。

  歷史經常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的印象,然而,歷史其實就在身邊。今天諸位置身的香港大學,保存著不少歷史名人的足跡。孫中山先生曾在香港大學前身的香港西醫書院接受教育,並稱這裡是他知識的誕生地;張愛玲女士在二戰期間居住於港大宿舍,《燃餘錄》一文正正回憶著她的港大生涯;日治時期任教於這所學府的陳寅格教授,寫下《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這一部著作,也留下了堅拒接受日軍粉的傳說。香港除了金融與商業之外,其實也有著這一種人文情懷,在歷史上有著不可抹殺的特殊地位。可惜的是,香港歷史在社會主流裡,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讓它漸漸被時代洪流所淹沒,為後代所忽視。生於斯、長於斯的我,是否能夠給孕育我的這一塊土地,給予多一份關注,付出多一份責任?

  其實或許可以從放下腳步,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做起。路牌上那個外國人的名字,與香港有甚麼關係?學校附近那座斑駁破落的建築物,背後隱藏著甚麼樣的故事?姓名裡帶著「港生」等字眼的長輩們,是出生在怎麼樣的時代背景,他們的命運都是怎樣與香港的歷史進程交疊相接?歷史,尤其是本地的歷史,不是想像中那麼艱澀難懂,更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簡單若放緩緊張的節奏、放下誘人的手機,留意身邊的一切一切,也許就能對我們成長的地方有多一點點的認識,為歷史的傳承有多一點點的貢獻。

  研讀歷史的過程開闊了我的視野,給予我批判的眼光,更是喚起我對本地人文歷史的熱愛。再次感謝香港大學中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的肯定,提醒我探索中史的初衷與熱忱,鼓勵我為歷史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謝謝各位。

吳倬毅同學曾就讀喇沙書院,現為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一年級生。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