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時期上海猶太難民的生活狀況

二次大戰時期上海猶太難民的生活狀況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黨人對德國及其協作國的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行動。為了逃避納粹德軍的追捕,大量猶太難民希望逃往海外避難。但這十分困難,因為難民要有離境簽證才能離開德國。上海是當時世界上唯一一個無需簽證、金錢或保證金就即可登陸的地方,但當地正經歷淞滬會戰,生活條件極差。儘管如此,在毫無選擇之下,他們惟有以此地為暫居之所。

1938年,大量猶太難民從歐洲來到上海。當時居於上海的猶太商人沙遜已準備以河濱大廈作為歐洲來滬難民的臨時接待站,但他們無法自食其力,所以美猶聯合會每個月會滙款給來滬猶太難民委員會,協助建立收容所、醫院和學校等基礎生活設施,為難民提供食物、衣服及醫療救治物資。1939年1月,第一個猶太難民收容所在華德路建立,隨後在安國路、高陽路、長治路和霍山路又相繼建成了四個難民中心,另外還有兩家醫院和一所學校。

華德路收容所除了住房外,還有一個廚房提供伙食。從收容所領取伙食的難民有三類:第一類是完全靠收容所接濟的人;第二類是領取房屋津貼住在外面,但到收容所吃飯的人;最後一類是有足夠能力在外面租房子的人,但到那裏領取伙食。當中令我震驚的是,一餐飯的成本六角,但其中只有一角是食物費用,其餘五角全花在煤炭上。這反映出戰亂中的上海,能源物資十分緊張。

剛到上海的猶太人,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不會說中文,對這個東方城市一無所知。慢慢地,他們開始接觸中國社會。住進中國人的房子,吃中國食品,還穿起了中式服裝。隨着時間的推移,難民雖被本地文化逐漸薰陶,但也保留了他們源自歐洲的生活方式。聚居在虹口的難民們修復了數十條在淞滬戰爭中毀滅的街區,蓋起新的住房和經營商舖,而這些小商店也十分受中國百姓的歡迎,人們在咖啡廳閑聊,劇院欣賞歌劇,也在公園表演。原本枯燥無味的猶太難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一時間,虹口的德文招牌林立。在虹口一帶許多中國人學會講德文,一些猶太人也講起了中文。中國人和猶太人能用對方的語言互相交流,子女與中國孩子玩耍的同時也學會了上海話。在這樣的環境氣氛下,中猶人民的接觸也越趨密切。

然而,難民不斷湧入, 1939年6月,猶太難民總數已接近1.4萬人,1941年更超過二萬人,他們的生活日趨困難。「援救歐洲來滬猶太難民委員會」理解到單靠免費食宿根本解決不了難民的謀生問題,於是安排了難民接受生活技能培訓,工作問題才得以暫緩。

日軍全面佔領上海後,於1943年日本要求猶太難民遷至指定區域,稱為「隔都」。隔都擁擠骯臟,環境極差,人身自由被剝奪,資源甚為匱乏。他們在那裏經歷了最困難的兩年,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禦寒衣物,各種疾病大規模爆發,但人們不敢去醫院,因為醫院的衛生條件更差,加上藥品被日本人控制,很難申請得到。然而隔都裏的中國人和猶太人卻十分友好,惡劣的環境沒有影響他們的交流,感情反而更親密。據一位猶太難民憶述,一些中國人知道他們的困境,會邀請他們到家裏作客,吃年夜飯。這表現出上海是一個百川滙海的城市,不同種族的人都能和平共處,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也互幫互助。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猶太難民重獲自由。雖然經歷了幾年艱難日子,但人們仍對充滿新生活的熱情。2014年,建成猶太難民紀念牆,將部分難民的名字刻在了上面,給了這段歷史作一個清晰的旁證。

參考資料

1.耿昇《中國的猶太人》   大象出版社

2.潘光《猶太人在上海》   上海畫報出版社

3.潘光《艱苦歲月的難忘記憶——來華猶太難民回憶錄》   時事出版社

4.戴維·克蘭茨勒《上海猶太難民社區》   三聯書店上海分店

5.紀錄片《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海》:逃亡上海

6.紀錄片《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海》:融入上海

7.紀錄片《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海》:隔都生死

2018年青年史學家 第十屆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 初級組一等獎作品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

江漢謙(初級組)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