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狐狸精」的演變史

中國「狐狸精」的演變史

除了清代《聊齋誌異》之外,中國歷代小說和經典裏,對鬼神的描繪也相當生動,尤其以魏晉以降的志怪小說為代表。今回筆者將以狐狸精為重心,探討中國文化裏狐狸精形象的流變,以豐富各位對中國文史的認識。

先秦

最初狐狸僅以半妖半神的形象出現,並無明顯的善惡之別。

據《山海經》所記載,相傳在青丘之國,有一種四足九尾的九尾狐。九尾狐呼叫的聲音像嬰兒,但它能食人,令人心生敬畏。另據《周易》所指,當時九尾狐是祥瑞、得天下的象徵。

魏晉

到了魏晉時期,狐狸的文學形象更為多元,並開始有「妖化」、女性化的跡象,卻與遵守婦道的婦人對立。

比如《搜神記》的故事中,千年女狐妖阿紫勾引王靈孝;《玄中記》中五十歲的狐狸精會化為婦人、百歲化為美女、千歲化為淫婦。

隋唐

唐宋時期的狐狸精有世俗化的趨勢,漸漸成為道德、文化的的隱喻。

據《太平廣記》,佛道之爭時,僧人和道士互相攻擊對方為狐妖的化身,足見狐狸精成為污名化的工具;沈濟則借《任氏傳》中信守承諾、持家有道,和善的雌狐任氏諷刺時人不及狐狸精。

明清

至於明清的狐狸形象可謂建基於唐宋之上,變得更為人性化,人格更完整,亦不乏比人類還要善良的形象。《聊齋誌異》中紅玉、青風,嬌娜等,都有善良、天真的人性面;而清代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分別有奸狡、情深義重,劫富濟貧的狐狸精。

「狐狸精」有男有女

我們普遍認為狐狸精是雌性的,但在中國文史之中,雄性狐狸精也是十分常見的。

按《搜神記》中的〈張華擒狐魅〉,狐狸精化身為通曉詩書、學貫百家的書生,與時為司空的張華爭辯。而故事發生在晉朝,故書生理應是男性。又據《搜神記》,有一老狐化成名叫吳興的男子,用計間接害死了真正的吳興及其兩個兒子。可見,人格化後的狐狸精不限於雌性。

「狐狸精」亦正亦邪

歷代也有形象正面的狐狸精。《聊齋誌異》的狐女鴉頭堅守與王文的感情,和現在所理解狐狸精形象大有不同。又例如《聊齋》中美若天仙的狐女蓮香。她待人以誠,全力治療病重的愛人桑生,並寬恕了經常猜忌她的鬼女李氏。此外,《聊齋》中狐女封三娘幫助民間女子十一娘覓得姻緣,樂於成人之美。可見,志怪小說的狐狸精未必是反派。

「狐狸精」的警世意義

文人常常「以筆寄意」,即使是光怪陸離的志怪小說也不例外。各種對狐狸精的描繪或多或少與當世的流弊和人性陰暗面有關。又以〈張華擒狐魅〉為例,張華作為官僚階層的一份子,指責那個和他爭辯、飽讀詩書的書生為狐狸精的化身。最後張華更派人搬出「神木」,照出那書生的「真面目」。我認為這或許在諷刺當時的九品中正制令到寒門士子被刻意打壓,令有識之士難以一展所長。

至於數之不盡的人狐戀、狐女以真情感動書生的故事,實際上都是在暗諷世態炎涼,只可從狐狸身上發現人性的光輝。

作者:張瑋宗

(本文曾於2020年10月30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悅讀語文 #狐狸精 #狐戀 #聊齋 #聊齋誌異 #張華 #搜神記 #太平廣記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