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遺

道不拾遺

「道不拾遺」這則成語的意思是,道路上有遺落的東西,但無人拾撿,將其據為己有。常用來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會風氣良好。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後來也衍生了路不拾遺這種說法。  


    商鞅,原名衛鞅,戰國時期的政治家。商鞅原來是衛國人,曾輔佐魏國國相公叔痤。公叔痤在臨死前曾向魏王推薦商鞅接替自己的相國之位,但魏王不喜歡以法治國的人,拒絕了公叔痤。   公叔痤便說:「既然大王不用他,就把他殺了吧!千萬別讓他跑到別國去,讓別國重用他。否則,魏國就要遭殃了。」   衛鞅聽到送個消息,立即化名逃離了故鄉,來到了秦國。  


  商鞅來到秦國以後,很快就得到了秦孝公的賞識。   商鞅對秦孝公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國家要富強,必須重視農業生產,獎勵將士;治國必須有賞有罰,獎罰分明。只有這樣,才能使朝廷有威信,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秦孝公聽後,高興地對商缺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就由你全權負責吧!」   商鞅不負秦孝公的厚望,夜以繼日地伏案奮筆疾書,一部革新法令很快就誕生了。  


    商鞅設法取得秦國百姓的信任後,非常自信地在咸陽的南門貼出了他的新法令,廢除了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新法令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獎罰分明;鼓勵耕織,減免徭役;廢除了貴族世襲的制度等。     商鞅變法使秦國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百姓安居樂業,民風也變得淳樸了,社去秩序安定,人們不擔心強盜、盜賊的侵擾,所以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