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談談皇帝默許的一種言論自由——以南宋臨安一場大火為例

談談皇帝默許的一種言論自由——以南宋臨安一場大火為例

南宋紹定四年(1231),即宋理宗在位的第七年,首都臨安發生了南宋建都近百年來最大的火災,據《宋季三朝政要》所載,火災範圍極廣,燒至太廟、三省六部、御史臺、玉牒所。 這場大火,連太廟這個奉祀祖宗的聖地都被波及,君主連日於神御殿痛哭。宋理宗除了責成各部門儘快處理火災之事,更在「內藏庫」掏出皇家的私己錢賑濟百姓。而且他「素服視朝,減膳、徹樂」。

秦代以後,君主儼然成了政府或全國的代表。俗語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假如君主真的承認錯誤,受罰的往往只是其老師或身邊的大臣,所以長久以來,大多君主都具有不可挑戰的地位,大臣不可直斥其非。但每遇大災,君主都認為上天給予警示,於是會祭祀神靈,或廣納施政意見,這可以說是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宋理宗在大火後不久,准許大臣「直言指陳過失,毋有所隱。」 其中一位叫徐清叟的官員,希望宋理宗為濟王平反。 濟王是誰呢?濟王名叫趙竑,是前一任君主宋寧宗屬意的皇位繼承人,他和日後的宋理宗都不是宋寧宗的親生子,而是養子,趙竑不滿史彌遠把持朝政,曾手執地圖並指着瓊崖等南方偏遠之地,私下說「吾他日有志,置史彌遠於此。」 趙竑的紅顏知己是史彌遠派遣的臥底,史彌遠知悉趙竑的取態後便積極扶植趙昀(即日後的宋理宗)。

宋寧宗臨終當晚,史彌遠安排了人馬,護送皇子到宮殿,他千叮萬囑是去迎接趙昀,「非萬歲巷皇子,苟誤,則汝曹皆處斬。」 而身處萬歲巷的趙竑心急如焚,窺見門前一大隊人馬經過,不一會那隊人馬護送著一人回宮,心中感到疑惑。日出之時,趙竑終於被傳召,但當時氣氛驟變,他認為作為候任新君,為何沒有禁軍隨行保護他,當百官等候宣讀遺詔時,他還在後面等候,便問站在附近的禁軍統領夏震,夏震敷衍他說:「未宣制以前當在此,宣制後乃即位耳。」趙竑還以為即位的是他,只好繼續等候。

而史彌遠則逼使剛剛成為太后的楊太后承認趙昀才是新君,楊太后和史彌遠曾經在以前誅殺韓侂胄一事中站在同一陣線,但這一刻,楊太后猶豫了,且說:「皇子先帝所立,豈敢擅變?」可是朝中上下及其親戚楊谷和楊石都已站在史彌遠的一方,楊太后「默然良久」後只好就範,召趙昀到來,撫其背曰:「汝今為吾子矣。」 不久,趙竑遠望有人坐上了皇座,並開始宣制,「百官拜舞,賀新皇帝即位。」只有趙竑「不肯拜」,夏震便強行「捽其首下拜。」 趙昀即位,是為宋理宗,而趙竑封為濟陽郡王(簡稱濟王),賜府第於湖州。濟王到達湖州上任後,被當地人潘壬與潘丙強行擁立,且被黃袍加身,支持者近百人,濟王深知起事必敗,便與地方將領合力平定亂事。 不過,史彌遠想借此事剷除濟王,於是派人探訪濟王,並帶出皇帝有意殺死濟王的信息,濟王便自縊而死。 濟王死後被貶為巴陵郡公。 是時宋理宗即位只有近半年。

官員對濟王之死感到驚訝,「自濟邸之訃,既傳聞者,莫不悲之。」 不少朝臣為濟王鳴冤,著名士人如魏了翁、真德秀、洪咨夔、胡夢昱等相繼上疏,可是史彌遠發動御史批評上疏之人,上疏者全都被貶斥,於是為濟王鳴寃的聲音便被遏止,臣民不敢再明言此事,因為此事關繫了宋理宗權力的認受性。

直到紹定四年的大火,宋理宗下詔求言,勇敢的朝臣重提濟王之事,認為「近來,京城之火,上延太室,往往緣此(濟王之冤)。」宋理宗竟然再沒有貶斥上疏者,反而態度有所軟化,雖未為濟王平反,但「命有司改葬,追復王爵。」後來,都城出現雷電雨雹,朝廷再下「詔求直言」,朝臣把握機會建議理宗為濟王立嗣。日後發生的火災,朝臣都依樣表達相類的請求。 可見,每逢災難發生,朝廷一下詔求言,就是皇帝默許群臣的言論自由時機,只要不直接針對皇帝,則可以有一次暢所欲言的寶貴機會,亦可說是天人感應帶來的好處。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祕書                                            麥宇翰

(本文曾於2016年9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Pixabay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