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武則天為何留下無字碑?

武則天為何留下無字碑?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位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武則天。她當上女皇帝是空前壯舉,儘管登基時年齡歷來最大(67歲),卻仍君臨天下逾十四年,並且得享高壽(82歲),成就非凡。在陝西乾縣唐乾陵,由武則天為其夫君唐高宗李治所立的一塊「述聖記碑」,碑文極盡歌功頌德,而在唐乾陵的東側,相傳是武則天為自己所立的高大石碑,卻是「無字碑」,到底有何用意?

「無字碑」由重98.8噸的完整石塊雕成,雖然不刻一字,但比旁邊李治的「述聖記碑」還要大,碑頭是駿馬、雄獅、雲紋,碑座雕刻四條相互纏繞的螭龍,亦更為精緻,據記載是武則天在李治死後親自監督修建的。

至於武則天自己的陵墓豐碑為何如此巨大卻「無字」,歷代學者有以下說法:

最主流的說法是,「無字碑」上雖然無字,但反而是在誇獎自己:武則天從參政到掌權前後約五十年,打擊門閥士族、勸農桑、薄賦徭、國泰民安、政治清明,自身的功業並非文字所能描述,故此乾脆以「無字」的形式表達。

第二種說法則稱,那是武則天臨終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武則天當政以來,之所以能延續「貞觀之治」,在於她鼓勵「納諫」、「用人」開明等。不過,她亦曾任用「酷吏」、濫殺無辜,也有自知之明,所以選擇以「無字碑」的方式讓後人評價功過,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至於第三個主流說法是出於她對自身稱帝過程的愧疚。武則天篡位建立大周,在位期間曾失去安西四鎮,她因而自認罪孽重大。此外,歷史上畢竟沒有一陵葬二帝的例子,墓碑上的稱呼難以確定,於是仍以立無字碑為宜。

當然以上的說法都是後人根據史料,針對武則天的為人而作出的推測,確實的原因仍無法確定。另外,按早年陝西文物研究所的考查,無字碑陽面其實刻有長4厘米、寬5厘米的方格子,或許碑文應該由李顯決定刻上,但他可能對母親廢唐建周的行為不滿,卻也不希望作出批評,故選擇留下「無字碑」。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20年2月28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