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百年回首話《青年》

百年回首話《青年》

1915年9月,從日本歸來的陳獨秀(1879-1942)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第一卷第一期的創刊詞——《敬告青年》中,他指出:「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新陳代謝,陳腐朽敗者無時不在天然淘汰之途,與新鮮活潑者以空間之位置及時間之生命。人身遵新陳代謝之道則健康,陳腐朽敗之細胞充塞人身則人身死;社會遵新陳代謝之道則隆盛,陳腐朽敗之分子充塞社會則社會亡。準斯以談,吾國之社會,其隆盛耶?抑將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

自晚清始,朝政不振,國是日非,列強咄咄逼人,「西人謂我中國人材通病,京官曰畏葸,曰瑣屑,外官曰敷衍,曰顢頇」。這些弊端,不論是「畏葸也、瑣屑也、敷衍也、顢頇也」,都是「弊之大甚而不可不去者也」。 所以,陳獨秀對中國青年提出六點期望:「1、自由的而非奴隸的;2、進步的而非保守的;3、進取的而非退隱的;4、世界的而非鎖國的;5、實利的而非虛文的;6、科學的而非想像的」。期望中國青年能夠把舊時代的惡習去除,成為「新」的青年,以迎接新的年代。

 民國肇建後,神州大地即經歷重重苦厄,「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 中國新一代的青年,於1919年為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在北平掀起了一場震撼民心的「五四」學生運動。北洋段祺瑞(1865-1936)政府頒布嚴禁抗議公告,大總統徐世昌(1855-1939)還下令鎮壓,並全面逮捕參與示威的學生。「北大」校長蔡元培(1868-1940)在學生被捕後,即出面與北洋政府力爭,並對學生說:「被捕同學的安全,是我的事,一切由我負責。」後,蔡元培與北京13所大專院校校長召開聯席會議,要求政府釋放學生。蔡元培表示:「願以一人抵罪」。最終在社會強大輿論壓力下,北洋政府終釋放被捕學生。

迨日寇謀我日急,「九一八」東北淪喪,再次激起國民要求政府奮起抗敵,各地青年學生紛紛前往南京「請願」;「北大」學生更組織「南下示威團」,並於孝陵衛兵營絕食抗議。南京政府恐事件激起南京、上海、北平等地群眾不滿,遂派出一千多名軍警,以二、三個彪形大漢對付一個學生,將一百八十七人綑綁,押送到車站,安排專車送學生回到北平。

及至七七事變,蔣介石(1887-1975)在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指出,「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全國軍民,無分黨派,咸表示支持政府的決定。其後,蔣介石又發表《告知識青年書》,號召青年從軍,「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知識青年紛紛投筆從戎,一致抗日。青年為民族,為國家,拒當亡國奴,「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

百年如白駒過隙,回首細讀陳獨秀在《青年雜誌》中所言,縱使是今天新一代的青年,也應把追求「自由、進步、進取、世界、實利、科學」定為人生的使命,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元學案卷十七‧橫渠學案上》)。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執委 周正偉博士

(本文曾於2015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